欢迎访问中運集團官方网站        全球考察企划领跑者

|
当前位置:海外考察研修中心资讯中心行业资讯→日本商务考察之日本的建筑
日本商务考察之日本的建筑
作者:商務考察文章来源:中運集團

建筑业五巨头

 

鹿岛建设1兆6873亿日元,大成建设1兆7079亿日元,清水建设1兆4843亿日元,大林组1兆4046亿日元,竹中公务店1兆1927亿日元。其中营业额为2004年度。

日本共有56万家从事建筑的企业,其中资本金在一亿日元的仅占1.1%,也就是说98.9%是中小企业。像五巨头这样的企业都具有100年以上的历史。在全世界范围都有项目,也代表了日本乃至世界的建筑水平。

 
 
 

日本的建筑―抗震设计优先,不断强化抗震理念。

95年的阪神大震灾给日本人上了一课。刚刚笑话美国94年的洛杉矶地震,说人家设计粗枝大叶,夸口日本的建筑物多么的结实。转过年来就原形毕露,一向以为自豪的抗震设计。也没能减少巨大的损失。死亡6433人以上。倒塌房屋512882件。桥梁道路损坏10300多件。使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建筑业重新评价。也重新加强了抗震设计的要求。以专业知识来说,建筑物再怎样考虑抗震。终究不可能达到完全不坏的理想。相对于地震等级来说,抗震设计只是减少损失的一个最初想法。你可以按7级地震级别考虑建筑物的抗震,但是如果地震级别上升到8级。所有的构想就完全没有意义。在分析了地震时建筑物的破坏情况,而增设了伸缩缝(スリート工法)。那就是地震既然不可预见和避免,就让它把不重要的部分震坏,而基本的框架依然存在。于是外墙和内墙都与梁柱用发泡板分离。这是很积极有效的建筑抗震理念。

 

 
 
 

日本的建筑建筑发包方式探索

 

为了更好地减少建筑费用,使发包金额透明化。日本一改传统的一括发包方式,也尝试CM发包方式。其实我们认为这是日本的倒退,我们一直认为总包方式是很合理的。当然,作为总包企业有一些报价内容不很透明,包含了一些掩盖的利润。但是,日本传统的一括发包方式运行了多年。积累了很多经验,也培养了很著名的企业。如果设计和发包分离,势必造成和中国一样的现状。那就是设计只注意安全,不考虑成本,有过剩设计的可能。设计只注重规范,不考虑现场施工的方便和适用。更何况日本的设计院人才远远没有真正的总包公司力量雄厚。

 

 
 
 

日本的建筑细致入微的现场管理

 

不论工地多大,8点开始做早操,然后分包汇报作业计划和施工人数以及安全注意事项。最后喊口号。作业人员一般不加班,下午5点准时开车回家。上午10点,下午3点各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。即便是这样,从事建筑的工人越来越少。有经验的工人老龄化严重。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种既脏又累的危险作业。目前一些公司为解燃眉之急,从东南亚包括中国输入劳动力。日本权威人士担心日本国内了解建筑的优秀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了。石田梅岩的影响也涉及到建筑上,那就是细部处理。卫生间为了目视效果,瓷砖必须讲究横竖对缝,不可出现半砖。卫生器具的配管伸出墙必须从四块砖的角缝出来。推广到天棚,地面都是一样。其实从适用的角度来讲,这些都没有实际意义。但是日本就这样,无形中增加了很多人工费在里面。当然做出的效果也是好啊。日本从1996年业开始推进执行ISO质量标准。其实全面管理的概念就是从日本开始。其细致程度不亚于ISO质量标准。

本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资讯中心查看更多

heban666 中外合作办学